时间: 2025-09-18 10:02发布来源:济南戒瘾医院
从酒精的深渊到清醒的人生——一位酒瘾者的重生实录
“我最后一次举起酒杯时,心里想的不是痛快,而是——喝完这杯,如果还能醒,我就戒。”
这是张先生(化名)在回忆自己酒瘾最严重时期时说出的一句话。他曾经是公司骨干、家庭支柱,但在酒精的侵蚀下,他一步步失去了工作、健康,甚至差点失去家人。
他不是“意志力薄弱”,也不是“贪图享乐”,而是深陷一种被医学界明确认定的慢性脑部疾病——酒精使用障碍(酒瘾)。
张先生的饮酒史长达15年。起初是应酬助兴,后来变成情绪出口,再后来,不喝酒就无法起床、无法入睡、甚至无法呼吸。
他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口白酒“定神”,否则手抖、心慌、冒冷汗。随着依赖加深,问题全面爆发:
“最可怕的是,我知道这样下去会死,可我还是控制不住去拿酒瓶。”他说,“那种无力感,像被拖进泥潭,越挣扎陷得越深。”
这不是个例。无数酒瘾者在“想戒”与“戒不了”之间反复撕扯,承受着身体、心理、家庭、社会的多重崩溃。
酒瘾,医学上称为酒精使用障碍(Alcohol Use Disorder, AUD),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脑部疾病,表现为对酒精的强烈渴求、失控性饮酒和戒断反应。
类别 | 具体症状 |
---|---|
生理依赖 | 不饮酒则出现手抖、出汗、心悸、失眠、癫痫等戒断反应 |
心理渴求 | 强烈饮酒欲望,无法控制饮酒量和时间 |
耐受性增加 | 需要越来越多的酒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|
功能损害 | 工作、家庭、社交能力显著下降 |
并发症 | 健康影响 |
---|---|
肝脏疾病 | 酒精性脂肪肝→肝炎→肝硬化→肝癌 |
神经系统损伤 | 记忆力下降、周围神经病变、震颤谵妄 |
心血管问题 | 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肌病 |
精神障碍 | 焦虑、抑郁、幻觉、自杀风险升高 |
家庭社会问题 | 婚姻破裂、经济危机、法律纠纷 |
酒瘾不是“习惯不好”,而是需要专业干预的医学问题。
以下是张先生在接受系统治疗前后的真实状态对比:
对比维度 | 治疗前状态 | 治疗后状态 |
---|---|---|
饮酒行为 | 每日饮酒量超500ml白酒,无法控制 | 连续6个月未饮酒,无复饮冲动 |
身体状况 | 肝功能异常,血压偏高,体重超标 | 肝酶恢复正常,血压稳定,减重15公斤 |
情绪状态 | 易怒、焦虑、常有自杀念头 | 情绪平稳,能理性表达感受 |
家庭关系 | 与妻子冷战,孩子回避沟通 | 修复关系,参与家庭活动 |
社会功能 | 无业,社交封闭 | 重新就业,加入戒酒互助小组 |
自我认知 | “我是个废物” | “我正在走回正轨” |
这场转变,始于一次艰难却坚定的选择。
在经历一次严重戒断反应被送医抢救后,张先生终于意识到:靠自己,戒不掉。
家人多方了解后,接触到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在成瘾行为领域的系统化干预模式。
“第一次面诊,医生没有批评我,而是说:‘你不是道德有问题,是大脑的奖赏系统出了问题。’”张先生回忆道,“那一刻,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被理解了。”
专业团队通过医学评估、心理测评和成瘾程度分析,制定了科学的脱瘾与康复计划。
“原来戒酒不是硬扛,而是有方法、有支持的系统工程。”他说,“我终于看到了希望。”
在专业指导下,张先生接受了分阶段综合干预:
整个过程强调“生理脱瘾—心理康复—社会回归”三位一体,确保疗效持久。
如今的张先生,已连续一年未饮酒。他重新找到了工作,每周参加戒酒互助会,还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,希望能帮助更多人。
“我不再用酒麻痹自己,反而更真实地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。”他说,“清醒,才是真正的自由。”
面对酒瘾,选择正规、系统的治疗机构至关重要。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下核心优势:
我们的优势 | 实际体现 |
---|---|
医学化脱瘾管理 | 全程医疗监护,确保戒断过程安全无风险 |
中西医协同干预 | 中医调理体质,西医控制症状,双管齐下 |
个性化康复方案 | 根据成瘾程度、心理状态、家庭环境定制计划 |
心理+家庭双支持 | 同步开展个体咨询与家庭治疗,巩固康复成果 |
长期随访机制 | 提供6-12个月跟踪管理,预防复饮 |
我们深知,戒酒不是终点,保持清醒才是真正的胜利。
如果你或家人正面临:
请记住:
酒瘾不是耻辱,而是一种可以被治疗的疾病。
不要再说“再喝最后一次”,不要再让酒精定义你的人生。
现在,就是寻求帮助的最佳时机。
走进专业机构,接受科学评估,开启属于你的清醒之旅。你不需要独自承受,也不必永远被困在过去。
因为,每一个想要改变的你,都值得被支持,都值得拥有一个清醒、有尊严的未来。
戒酒很难,但值得。而你,值得被治愈。